夏季期间,晚上下了班,或者干完活之后,出去吃个夜市,喝点小酒,是很多人解乏的方式。
夜市摊上的一些熟悉的美食,也成为了大家必点的饭菜。比如麻辣小龙虾、花甲、烤生蚝、油炸食品等等。
但是你知道吗?
这些夏季夜市摊上常见的美食,其实卖家自己都不愿意吃,或者说很少吃。
之前莉莉也不知道,还是认识了一位10年夜市摊经验的老板告诉我的。
本篇内容,莉莉就和大家说说:夜市摊上哪8道菜“最脏”,看看你有没有吃过。
第一道:麻辣小龙虾
夜市摊上的小龙虾,部分摊点会用死虾,以此来降低成本,并且通过重辣来掩盖异味。
死虾容易产生 “组胺”,是一种变质的物质,另外虾线也基本不去除,里面会含有泥沙、粪便及细菌。
展开剩余84%如果购买人多话,烹饪时间也不会很久,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无法杀死虾体内的肺吸虫
所以说,想吃小龙虾的话,还是自己去市场买一些活虾,自己做,吃起来更放心。
第二道:烤生蚝
生蚝对保鲜要求极高,一般情况下,需要在 0-4℃的温度下冷藏,而夜市摊上,多数商家都没有专业冷链。
当生蚝在常温放置超过 2 小时就可能变质,产生组胺。
另外,夜市摊上为了上菜速度,烤制时间也比较短,看似表面焦香,实际内部还没有熟,无法杀灭贝类中的一些细菌,食用后可能会拉肚子。
据说还有一些摊点,会用甲醛浸泡不新鲜的生蚝,更不能吃了。
第三道:炸串
炸串吃起来非常香,吃了还想吃,但是不要多吃。
摊贩会考虑到成本,不可能勤换油,多为反复油炸的 “回锅油”,每加热一次,多环芳烃含量就会增加(长时间食用可能会致癌)。
另外,炸串的食材也多为冷冻半成品(比如鸡皮、骨肉相连),解冻后如果在常温下放置超过 4 小时,就容易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即便高温油炸,也无法破坏。
第四道:油炸臭豆腐
臭豆腐是夜市摊上很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外表金黄酥脆,内里却有强烈的发酵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闻着臭吃着香。
但在油炸过程中,油反复使用,油品老化容易滋生细菌和有害物质。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看似是“黑豆腐”,实际上不是自然发酵的颜色,而是有可能用化学物品浸泡后的“黑色”。
比如去年315曝光的用工业硫酸亚铁(让豆腐变黑)替代传统发酵,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热议。
第五道:爆炒螺蛳
螺蛳经常生长在淤泥、污水中,它的体内容易寄生管圆线虫和肝吸虫。
如果采取高温煮的话,大该需要 10 分钟以上才能杀灭,而在夜市摊上,通过快速爆炒,时间还不足 5 分钟,寄生虫存活风险高。
还有一点,螺蛳外壳有很多的缝隙,一些摊主,为了提高清洗速度,清洗的不是很彻底,容易残留泥沙,高温爆炒也无法完全去除。
第六道:毛血旺
毛血旺里面的食材复杂(比如包含了鸭血、百叶、鱼片、内脏等等),其中百叶、黄喉等食材,如果没有用盐水反复搓洗,容易残留粪便和细菌;
另外一些食材也比较贵,单看配料,卖38元或者48元一份,赚大了,实际上,不一定是真食材。
比如鸭血可能是 “假鸭血”(用猪血 + 甲醛制成),甲醛超标了会伤肝肾。
至于里面的红油,多为反复使用的 “老油”,吃多了也对身体不好。
第七道: 烤鱿鱼
夜市摊上的鱿鱼多为冷冻品,解冻后如图在常温下放置超 2 小时,表面容易滋生致病菌。
再加上烤制时间短(1-2 分钟),无法杀灭,吃多了容易对身体不好。
由于夜市摊位的温控不稳定,常见的卫生隐患在这一类食品中尤为突出。
至于部分摊点用 “药水泡发” 的鱿鱼,这个不能说完全没有,要看老板自己的良心了。
第八道:生腌醉蟹/醉虾
醉蟹、醉虾都属于 “生腌”,南方地区很常见,一些北方的朋友,到南方游玩时,也会去尝试。
这些食材未经高温杀菌,蟹、虾可能携带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以及肺吸虫等等。
夏季温度高,这些d细的菌繁殖速度又快,仅仅依靠白酒、酱油腌制无法杀灭所有病原体。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吃了生腌醉蟹/醉虾后肚子疼的原因之一,如果是肠胃不好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
总结:并非所有夜市摊上的这些菜品都 “脏”,但是这类菜品因加工、食材、保存等特性,卫生风险远高于其他菜品。
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摊点,优先选择现做现吃、高温久煮的菜品,减少生食、凉拌、腌制类选择。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哦~更多实用百科小妙招,咱们下期继续说!
发布于:河南省股市配资风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