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籍兵团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路易十一时期,当时法国就曾拥有由外国人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最初是由苏格兰人组成的卫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历任国王,包括弗朗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六,都曾依赖于由德国和瑞士军人组成的军团。尽管这些外籍部队从法国大革命后的1792年开始,逐步形成了更为正式的外籍兵团体系,但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里,这类外籍部队并未得到正式的编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籍兵团并未一直稳定发展,但其历史依旧延续,在一些时期由于法国内部动荡,外籍兵团一度中断。
现代意义上的法国外籍兵团诞生于1831年,是由约瑟夫·苏尔特元帅提出的设立建议,目的是建立一个正规编制的外籍部队。经过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批准,法国外籍兵团正式成立。从那时起,只有外国人才能加入外籍兵团,这一规定也有效避免了不少法国逃犯冒充讲法语的瑞士人,借此机会伪装身份。自成立以来,几乎所有法国参战的历史战役中,外籍兵团都曾为之而战。
展开剩余80%那么,法国外籍兵团究竟算不算雇佣兵呢?实际上,外籍兵团并不属于雇佣兵的范畴。雇佣兵和正规军的区别,实际上非常简单:主要体现在编制上。正规军属于一个国家的正规军事力量,并严格服从本国的命令。法国外籍兵团则是法国军队的一部分,拥有与其他法国军队相同的编制、地位和权利,这些兵员在法国国防部都有登记备案。而雇佣兵则没有这种编制,他们属于非国家化的军事力量,像黑水公司那样,虽然曾与美军密切合作,但并未被纳入美军的正式编制。雇佣兵的工作性质也和正规军不同,他们服务于雇主,基本上是为了金钱,而非国家利益。
对于雇佣兵的法律定义,日内瓦公约有明确规定。公约第47条指出,雇佣兵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然而,法国外籍兵团在其中的几个条款上并不符合这一标准,因此,外籍兵团在法律上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雇佣兵。正规军的任务是保家卫国,而雇佣兵的任务则是为金钱而战,服务的对象完全由雇主决定。
但是,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与雇佣兵的某些特点也有相似之处。雇佣兵通常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他们通常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参战。而外籍兵团的士兵,尽管是在法国军队的正规编制下服役,但他们的入伍动机更多是为了追求法国国籍这一经济外的利益。很多外籍兵团士兵,之所以选择加入,并非因为热爱法国,而是为了获得法国的国籍和社会福利。对他们来说,入伍的目的就是为了身份的转变,从外国人变成法国公民,享有更多的权益。
法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福利远远优于一些落后国家。因此,法国国籍对许多贫困国家的人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来自法属殖民地、东欧以及拉美等地区的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合法途径进入法国。成为法国公民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外籍兵团服役。凡是外籍兵团服役满三年,或者为法国在战斗中受伤的士兵,都可以申请法国国籍。即使不放弃原有国籍,他们也能够获得法国的合法居住权。
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国家的人来说,成为法国公民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尽管要成为法国国籍,可能要满足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在法国合法工作五年、找个法国配偶并结婚四年、来自法语国家并接受过法语教育等。然而,参军入伍的门槛相对较低,通过外籍兵团的途径,许多人可以相对轻松地获得法国国籍,进而享有法国公民的待遇。这种方式为那些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提供了一个捷径。
如今,外籍兵团的主要兵源来自波兰、拉美、北非及亚洲等地区。法国作为欧洲的发达国家,其国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享受欧洲福利、获取欧盟护照的东欧人来说,加入外籍兵团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且,外籍兵团每年招募的士兵人数并不多,约为1000人左右,尽管全世界有数十亿人,愿意通过参军来获得法国国籍的,实则并不难。
值得一提的是,外籍兵团中也不乏法国本土人。一些法国人因犯了罪,选择通过加入外籍兵团来洗白身份,从而获得法国国籍。这种现象在过去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外国的重刑犯也会借此机会获得法国公民身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籍兵团对于士兵的背景调查变得更加严格,部分有重大犯罪记录的人会被直接筛除。
总的来说,外籍兵团的士兵虽然在形式上属于正规军,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与雇佣兵并没有本质区别。外籍兵团士兵为法国而战,但他们的动机并非国家利益,而是通过参军获得法国国籍和居住权。换句话说,外籍兵团的士兵实际上也可以被视为“为利益而战”的士兵,他们与雇佣兵的出发点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外籍兵团拥有正规的编制和合法身份,国际社会也承认其作为一支正规军的地位。
最后,提到一位在俄乌冲突中身亡的雇佣兵——曾胜光,他是一位来自某岛的雇佣兵,在赫尔松前线与俄军交战时不幸阵亡。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人们,雇佣兵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他们为金钱而战,但其生命的代价,往往是无法预料的。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配资风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