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伙什儿老厉害了,咋说呢…真是个“飞毛腿”】
你知道咱们中国的火箭军最近可真是越来越牛掰了,格外是这次公开的东风-100(DF-100)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实弹发射录像,俺看了之后心里直嘀咕:
这装备还真是“老厉害老厉害”
自从2019年国庆阅兵第一次亮相,咱们就没少琢磨它的底细,可一直没啥完整的实战画面,这次一看,哎哟喂
那画面在城市环境背景中出现,说明啥
说明它的机动性特得劲,能在大城市里跑得快
就像咱们在家门口跑步一样,随时能撒开脚丫子跑远
这次亮相,明显就是在告诉全世上:咱们这“飞毛腿”不光是挂在墙上看着漂亮
【这家伙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飞得快、打得准】
咱们这款东风-100,是中国火箭军里边最新的“尖货”,三级推进、复合制导
最大射程能到4000公里,巡航速度差不多4马赫
咱们平时说的“超音速”其实就是比声音快几倍的速度
你说说,这速度在天上飞,跟咱们家门口跑的“快递车”似的
它能全程保持超音速飞行,突防能力强得很,能闯过敌人层层防御,格外是那“米级精度”,意味着目标啥的
它的攻击范围,真是就像罩着整个第一岛链:日韩、冲绳的美军基地
以至于能一口气咬到第二岛链上的关岛那些战略要地
这下那些美国人可得琢磨琢磨了,咱们就算在西太平洋上“溜达”
你知道这个导弹飞行轨迹怎么走
不是像弹道导弹那样直直冲天,而是更灵活——可以低空飞,也能中高空穿越复杂地形,像咱们骑摩托车绕弯儿似的
规避敌人的“天罗地网”
它的飞行剖面,啥“固体火箭助推—多助推加速—超燃冲压发动机巡航—末端加速攻顶”,简单说就是:一开始用火箭推推开
接着靠冲压发动机跑得更快,磨叽到最后在目标附近“猛冲一把”,垂直冲顶
像个“刺猬”一样直扎进去
这样一来,不管敌人部署了多少反导系统,这家伙都能“硬闯过去”,还偏偏在磨叽到最后“垂直攻顶”
【咱们这边的“老”装备是动态升级的,跟变戏法似的】
说实话,解放军以前远程打击能力有限,主要靠轰-6轰炸机和一些弹道导弹,像东风-21啥的,也就中程弹道导弹,距离不够远
你知道的,那时候像个“光头强”一样
后来这二十多年来,咱们国家花了不少劲儿,武器谱系从亚音速的东风-10系列,一路发展到眼下的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弹,再到这次亮相的东风-100,真是像“变魔术”一样
逐步构建起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远程打击体系
你想,眼下咱们不光能“打远”,还能“打准”,像个“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一样,目标啥的
咱们的“老”东风-10系列,射程大概1500公里,亚音速飞行,主要打第一岛链内的固定目标,后来升级到东风-10A,射程能跑到2500公里,精度也提升到10米这样
基本能覆盖日本、韩国全境了
可惜,这些还是“走路的”
直到东风-100出现,射程直接翻倍,还能全程超音速巡航
更牛的是,它拿一车两弹的发射方式,底盘是10轮高机动底盘,跑得快,能在复杂地形中“藏猫猫”
【这个“家伙”不光是打地面目标,还能“变身”反舰“杀手”】
你想想,这款东风-100,不光是在陆地上“得劲”
它速度快、射程远,完全可以对敌方大型水面舰艇下“杀手锏”
比如美军的航母编队,咱们的“超远程反舰导弹”可以在它们还没靠近之前
就给它们来个“提前预警”
在中美那些“较劲”中,这意味着咱们不仅能在远距离“拦截”它们,还能提前“出手”
它的“心脏”是冲压喷气发动机,不需要携带氧化剂,只靠大气中的氧气燃烧,重量轻,效率高
结合惯导、地形匹配再加上北斗导航,命中率几乎“米粒大小”
就像咱们用“望远镜”看人一样准
它在“时间压缩”上也表现得格外棒
亚音速导弹,起飞到命中目标,得耗上几个小时
而这东风-100,只要40到50分钟,就能跨越大洋
对手的防御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等它发现了
已经“人家早就跑掉了”
这就是“快得不得了”的“武器”
背后隐藏的“心思” 讲真的,南华早报报道说,这次中国把东风-100的实弹发射画面放出来
眼下台海、南海局势紧张,中美之间的“角力”越发激烈
咱们把这“飞毛腿”摆出来,不光是个技术炫耀,更是在放“风”
告诉全世上:你们别小看咱们的实力
格外是对那些依赖关岛、冲绳基地的美国人来说,这个“导弹”就是个“定心丸”
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在亚太地区的“布局”
未来,这个“家伙”还会不断升级,可能会出现射程更远、突防更牛的“东风-100A/B”型号
以至于还会结合“高超音速滑翔器”
这玩意儿成本不高,战场上用得着,能批量生产
成了咱们远程精确打击体系的“中坚力量”
你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话放在现代军事上
这个“东风-100”,速度快、准又能突防
绝对是火箭军在西太平洋“杀手锏”中的“老大”
这次实弹画面一放出来,既是个“炫耀”的舞台,也是个“警示”的信号:任何敢在中国周边“闹事”的敌人
都会迎来“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击
你说,这是不是“老厉害老厉害”的装备
咱们心里都明白,这“飞毛腿”在未来的“战场”上
股市配资风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